2018届大地之子李上后(来自霞浦县水门乡承天村)
大家好,我是来自霞浦的李上后,也是2018届的大地之子。在我们大地之子里面,都叫我的花名“老农”,一些八九年的老客户也是叫我老农。其实挺好,我很喜欢这样子的一个名字,我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农民,也不是一个什么老板,或者说是创业者。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,慢慢也听到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会返乡?因为在我们当地,我是我们村第二个大学生。
我回到农村快九年了,做了这么长时间下来,也有很多的感触。我是2006年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,在外面上了三年多班,到了2010年开始回乡。
回去之后就想着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,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系。以前在学校里面本身是学生会干部,后来在中华映管跟冠捷那边上班,日子过得很安逸,但是觉得那日子不是我自己想要的。因为以前在学校里面我一直想要拼一把,或者说去体现一下自己最想要的一种人生价值跟生活方式。所以说觉得回到农村里面可能更有我的发挥余地,所以我就回去了。2010年4月1日那一天我就回去了,刚好是愚人节。
李上后种植的生态大米
从那之后我就开始过自己的戏剧性的人生。其实刚回去的时候不被理解,特别是我家人。那时候因为在九年前的话,基本上还没有什么大学生返乡创业这么一说。那时候政府各方面的资源基本上都没有对接上,包括就是说像我们如果要来一个创业贷款,也没有。不像现在,可能大环境还不错,那时候都没有,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跟情怀吧。所以得一直去摸索去做这个事情,因此我家人一直没办法理解这个事情。刚回去头三年我爸他不理我,那三年就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。
所以我从2010年回去的时候,就搬出来了,一年多的时间是没在家里面吃住,跑去跟我外公住,因为我外婆很早去世,就外公看家,我就跟他一起生活。所以说即使我家人三年都不理我,那我就慢慢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2013年之后我爸也看到我确实一直在家里面实实在在做事情,也非常努力。就有所改变了,到现在全家人倒挺支持我,他们也是看到了我创业的艰辛以及各方面的付出得到了回报。以前我爸为什么会不支持我,其实我自己非常理解,我完全没有怪他,因为好不容易在农村里面出了一个大学生,而且我们村里我是第二个大学生,第一个大学生是我哥。我读大学是我家人的骄傲,是我爸的骄傲,然后突然就回去了,他接受不了这个事情。所以说这个很正常,我能理解他。
但是后面的话,因为我们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,村里面也看得起他,在我爸爸眼里面我好像也不丢脸。做农业的话,当农民也不是什么坏事,也不是一个丢脸的事情。所以说他们现在认可了,现在平常有什么事情,我爸妈其实倒会主动的帮忙,现在没有他们我也不行,我现在主要是在外面维系客户,家里的事情很多时候会扔给他们。
我上次看到一个朋友圈,说其实创业者是孤独的,特别是在农村创业的人,要耐住寂寞,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。因为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回去,特别是你读过一定的书,有了一定的学历跟文化之后,你再回到村里面去做事。现在可能接纳会好一点点,但是也还没有达到一个很理想的状态,但我那时候的话基本上没人理解,所以说我那时候只有我七十几岁的外公,他一直在默默的支持着我。基本上没有朋友会理解我,我父母的话基本都没有,也不会去给我帮助,不会给我资金支持,所以自己一直在摸索中前进,就静静地做做自己想要做的事。
其实道理很简单,因为你没有成功之前,无论是朋友还是政府,给你的一些外界的资源,不管是一些资金支持还是政策扶持,那只能是短暂的。我们的话,其实更多要让自己强起来才是最重要的,那么他们也有他们的一些诉求,但是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一种长期可持续的东西,所以我现在一般跟年轻人,他们到我那边去,他们做一些创业的东西,我也跟他说,我说你先不要想着去想着能拿多少补贴,因为你如果一定要往这方面想的话,那可能你这创业整个思维就有点变味了。
承天山生态红薯粉丝
我的整个创业过程,实际上是在2015年之后,才开始有点起色。从2010年到2015年,当时自己做事,也没有人会关注到我,通过自己的一些积累,才有一些客户来,更别说想要政府的一些帮助。所以我现在就觉得可能很多人创业时那么一想,特别是现在可能年轻的一些人,一回去创业就想我要赚到钱,我要得到政府的帮助,拿到政府多少补贴,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错误的事情。
2010年到2015年,我主要是在做养殖土家禽,当然现在我也在养。那时候我个人认为,怎么做才能做一些认可度比较高的产品。土家禽在社会上接受程度比较高的,也不需要我做太多的消费引导工作,而且周期短,因为我们前期起步阶段都很困难,特别是各方面资金。所以那时候我就选择了养殖,包括鸡鸭,而这一块是男女老少皆宜,我们把品质做到极致,坚决不用饲料,坚持放养。到2015年之后我才开始慢慢的转变,调整方向。
承天山生态稻米、稻田鸭
其实现在各种宣传方式非常多,比我们以前好,那时候还没有微信,我只能靠QQ,我们在山里面做事情,要联个宽带都没有。现在各种自媒体的宣传方式非常多,但是我始终认为靠口碑宣传是一种最好的客户积累方式。虽然说很慢,你可能一年就只有那么几十个客户,但是你一旦你把品质把关好,那么你这个口碑宣传做起来的话,到了一定程度,你就会有一个很飞跃的发展,而且非常稳固。不像一些其他的方面的销售,可能是一次性的,这种方式我是非常提倡的,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做。
到2015年之后,开始慢慢的调整,因为那时候我客户积累到一定程度,有些客户除了家禽,还需要更多的土特产,又过来找我。我们也是根据客户的需求,客户要什么东西,如果我觉得这个东西好那我就做,这也算是被客户推着走。2015年开始慢慢的加入很多东西,到2016年我开始做生态水稻,然后到后面加入粉丝、山茶油、笋干,各种各样的土特产都有。
李上后生产的生态山茶油
这几年一直走过来,从农户的不理解甚至怀疑,从流言蜚语到现在我们当地的一些农户的认可,包括支持甚至追随,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。其实说多了都是泪的,因为这么多年一直转过来找自己,也找得很辛苦,但是倒也很欣慰,因为到现在的话,我们当地的这些民众对我们充分认可。也有很多农户主动跟我们一起做,今年的一些农户他们会愿意跟我们去做这种生态农业,现在是我们选农户。
现在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产品,是我们跟农户合作的,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个事情,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挺好的方式,因为现在农户也真正感受到我们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好处。包括以前的养一些土家禽,然后到现在的学到各种种植方式的,我们全程不用农药化肥,但是我们包销,我们出技术,其实在原来传统的基础上的话,我们的利润是人家至少是两倍甚至三倍以上,就是能够也他实实在在的好处,他们也一直在跟随。
2018届大地之子发布会时李上后在台上分享
在农村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老板,我一直都这样子认为的。你把自己看成一个农民,农民能做的事情我们做了。我也跟他们下地干活,我也跟农民经常去交流,先一起做事情。你不要把自己定在一个老板的层面上面去,不然的话,跟当地的农户就很难打成一片。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你这个是老板,然后平常自己在做事情的话,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跟算盘,有的时候可能甚至很难配合我们一起做事情。
但是你只要路线是对的,那一定要坚持。坚持就是胜利,其实我我个人不是很赞成这句话,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,前提就是你坚持的东西应该是对的。你不要说找到一个错了路线上你再坚持你还是错的。所以说我们认准这个目标,或者说我们在创业的时候项目选择方面是非常重要,这个这个东西是不是可持续的,或者说是不是对的项目。如果是对的,那我们就一直坚持下去,可能对一定阶段来说,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,非常艰难的,但是后面的话肯定有一些好的回报。
“大地之子”计划是在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指导下,由福建日报社助村栏目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、滋农游学联合发起,福州市美和公益服务中心运营执行的乡村发展带头人支持计划。该计划致力于通过挖掘有公心、有领导力、有行动力的乡村发展带头人,并为之提供持续三年的资金支持、村庄诊断、能力建设、资源链接、跨界合作等多样化支持,进而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。
长
按
关
注
林文镜慈善基金会
城乡社区服务推动者和资源提供者,旨在发扬和传承林文镜先生爱国爱家乡精神致力于“让家乡美好、让社区幸福”。